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校专题网 > 理论探索

贫困小县创造的教育奇迹——宜川中学改革发展纪实(二)

发布时间:2013-08-17 17:16:00;  阅读次数:  来源:

贫困小县创造的教育奇迹

——宜川中学改革发展纪实(二)

【转陕西日报】

我们了解到,对于新生,宜中会在入学前对他们进行为期10天的跑操训练和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方面的适应性训练,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要按规定全程管理;开学第一个月,要求班主任坐班管理,学校进行集中检查、治理和整顿,针对存在的问题跟踪检查,分析成因,落实措施,坚决纠正。一月之后,逐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纪律观念、竞争思想基本形成,并逐步内化为优秀的个人品质。

我们注意到,被这里的老师们称做自主课堂的这种教学模式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他们称学习相对较差的学生为“学困生”。

对于学困生,班主任会专门把他们安排到各个小组里,小组里的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号,5号和6号就是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小组里学得好的学生都有义务对学困生进行交替性辅导,如果学困生的学习能力不能提高,这个小组的评比成绩就会受到影响。而且,各班学习好的学生还专门成立了“和谐之家”、“讲师团”,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不上课时带上课本、资料专门去学困生家里进行一帮一式的辅导。同时,老师在备学案前也会有意将一些简单问题留给这些学生回答、展示,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有压力、有动力、有机会、有收获,学习积极性就慢慢提起来了。一位老师打比方说:“这正如下棋,高手老是与低手博弈,低手始终没有展示的机会,几回下来他就不和你下了。这样,低手的水平怎么可能提高呢?学习也是一样,首先得给低手一个够得着的目标,让他尝试成功的乐趣,然后才能一步一步提高。”

一位女老师说:“过去,我对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鼓励几次如果还没有效果就放弃了,现在我的信念是决不放弃一个学生。为此我平时经常与他们沟通,还买一些小礼物去接近他、感化他。”

对于传统教育中那些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公众反对的意见自然是异口同声的。但是具体应该怎么改变?怎么操作?却又是见仁见智了。孙校长说:“我们在学校政教处专门设有意见箱,并通过各种渠道反馈这方面的信息,一旦发现有此类事情发生,就要追究班主任的责任。我们坚决杜绝体罚学生的目的就是要督促班主任走向咱们理想的发展模式。我们曾经开过一个班主任座谈会,有位班主任深有体会地说,他以前对一位学习不进步的孩子经常进行批评,最后搞的这个孩子不念书了,他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随后,许多班主任也纷纷发言反思自己体罚学生的后果,说得大家痛哭流涕。自此以后,这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再也没有出现体罚打骂学生的现象,而是积极采用了激励、感化等教育手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宜中,“平等”这个词已经在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成为了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有位女老师说:“我们这里不提倡班主任因为学生问题随便叫家长,因为这样很伤学生自尊心,他本来准备配合但却跟你抵触上了。而且,我们在许多方面做到了与学生的平等相待,比如老师叫学生来谈事情时不允许老师坐着学生站着,必须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坐或老师站着学生坐着。”

高主任说:“在我们学校,老师请学生到饭馆边吃边说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了。有的老师还利用周末时间,领着小组里的同学或班上的讲师团,带上礼品到学困生家里去做感化工作,家长和学生都特别感动。有一位同学在班会上讲到这些的时候泪流满面,场面十分感人。因此,有些老师这样说:敬学生如父母,爱学生如子女。具体怎么敬?怎么爱?那就是在决不打、骂、批评、体罚学生的先决条件下想方设法贴近他们的心,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

陪同我们参观校园环境的孙校长说:“过去,我们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只要把教材备好,把教学任务完成好就行了,不管学生学得如何。但是现在就不同了,你得考虑学生的感受,因为不管是哪一类的学生都要让他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在这种被叫作自主课堂的课型中,学生能够尝试成功的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活动的承担者、参与者甚至组织者。他们在相互帮助中体验做人,在交流展示中凸现个性,在对比分析中掌握方法,使学习越来越成为他们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宜中的每一个班级里,学生集体讨论形成的班徽、班训、班约、班歌、班级口号、班级目标、班级誓词以及由班主任写给全体同学的班级寄语都被精美地固定在教室的显眼处。它们与各年级的年级誓词、做课间操喊的集体口号共同形成了一种加油鼓劲,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满怀自信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情遨游。

教育行为的本质是推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就成为宜中的办学理念。宜中也因此成为了教师成长的沃土、学生成功的乐园,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同行的交口称赞。

“作为校长,就是要把学校办成老师成长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我希望宜中的三年教育能够触及每一位学生的灵魂,为他将来一辈子的幸福打下基础。”遵循孙校长的愿望,宜中一方面通过开展校园装饰、清洁、绿化、美化以及校园广播、文化走廊、橱窗板报、班级目标展示牌和学生文明言行等一系列活动,积极营造物质文化氛围,一方面通过开展校歌传唱、班级宣誓、胸贴背式课间跑操等活动,积极创设校园精神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激励中得到了快速成长。

在宜中采访期间,许多学生见到大人时都会主动问好。我们在教学楼上看到,无论老师是否在场,各班学生总是自觉排队下楼,绝无打闹拥挤现象。有位老师说:“由于养成了习惯,这些娃娃在过马路的时候都会排队。有一次,学生跑操时遇上下雨,老师们都说今天别站队了,但他们还是自觉地排好队走向操场。而且,我们的校园卫生之所以保持得这么好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不仅不乱扔东西,有时看到被风刮来的一点杂草、纸屑也会主动捡拾起来。所以我们认为,学生这种文明礼仪的养成和自觉维护卫生的行为习惯虽是一件小事,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却是很不容易的。”

宜中的高主任说:“我校对育人这方面特别重视,就是说教学甚至都没有育人重要。为此好多老师提出应把‘教书育人’这句口号变成‘育人教书’。你说学生娃的品德好了,他不学习还干啥呀?所以人品高于一切,学习是一个附产品。”

我们采访期间,正值学校开展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周活动,主题班会是一种完全由各班学生自主创意、自主组织的自主教育活动。笔者了解到,这种活动内容一般取自于班里发生的具体学习生活实例,活动形式有演讲、辩论、小品、朗诵等,不拘一格。

11月29日晚上7时半,“永恒的爱——感恩父母主题班会”在高二(12)班教室召开。在柔和烛光的映照下,在多媒体背景音乐和精彩画面的渲染下,主题班会在两名学生主持人深情的叙述中拉开了帷幕。

“不久前,我们班同学李惠迟到了,班主任及时和她的母亲取得了联系,确认她的安全。可到中午时候,她母亲给老师打电话说,女儿和她吵架,怪罪她没有按时叫自己起床,并扬言说要让母亲的良心受到谴责;还有牛亚莉同学平时经常抱怨母亲对弟弟好,而忽略了自己,为此时常与母亲吵架。经调查了解,班上还有许多同学平时不愿与父母交流,隔阂较多,对父母抱有成见。”

“无知的孩子让父母痛心,无知的学生使老师揪心,无知的同学让我们愤恨。怎么办呢?同学们,朋友们,感恩父母神圣而崇高的情感成为我们最大的缺失,人生中最珍贵的东西需要我们用心去找回。”

真情叙述打开了同学们情感的阀门,小品:《妈妈错了》使许多同学想到自己对父母的叛逆行为,有的同学禁不住流下了愧疚的泪水。电话连线将班会氛围推向了高潮。王二帅同学刚拿起电话,声音就止不住地哽咽起来:“爸,您的腰好些了没有?妈妈明天过生日,您去买些好吃的,我妈从来都没有为自己过一个像样的生日。”这时,只见一位女生走上台前,向主持人提出要给母亲打电话。“妈,您在家吗?对不起,我错了,上学迟到我不该埋怨您,更不该和您赌气而不说话。”话未说完,这位女同学就哭得说不出话来。不用问,这位同学就是李惠了。到此,许多同学都不由自主的热泪盈眶。MTV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让同学们伴随着音乐一起含泪唱了起来。强立鹏同学提议,全体同学一起喊出对父母的心里话:“爸爸,我爱您,妈妈,我爱您。您们辛苦了,我一定好好学习,请您们放心!”

说实话,我们在没有亲眼所见之前绝想不到一个由学生举办的主题班会的内容会如此丰富,见到后又十分震惊且异常感动。一个主题班会对同学们的教育效果便由此可知了。

“我们的工作确实很累,每天都是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十点多回家,”一位带班的年轻女教师说:“有时真想转行,但是面对我校这种特殊的人文环境,又舍不得离开了。而且,学校同事之间那种积极上进的心态也给了我干好工作的激情。更重要的是,社会上许多人都羡慕地认为能到宜中教学是一种荣誉,是达到了一种境界。这不仅是一种充实、一种满足、一种成就感,更是一种价值体现。”

听到这里,高主任也十分动情地说:“我现在因为工作不得不放弃了原来所带的班,今年八月十五那天学生来看望我的时候,我既高兴又难过,他们离不开我,我也实在离不开他们。现在我真想再带个班,再和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有意义地学习、生活在一起。”

一位学生家长感动地说:“宜中的老师爱岗敬业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动,有些老师上小学的孩子没人辅导,他却主动在班上辅导学生。还有些老师病了,吃药吊针从不请假,坚持上课,在关爱学生方面做的相当到位。”

宜中的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但说到严格管理所带来的身心压力,高二(17)班的武潇说:“你要想哩嘛,学校的这些管理都是为了改正咱自己的毛病,教师们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我就会化压力为动力,比以前更努力地学习。我们的班主任王峥嵘老师对我们特好,上初三的时候,有一天我感冒了,老师就打电话让我妈领我去医院,在我妈没来时,他把我引到办公室,并从医务室买来药,还亲自给我倒水看着我服下。我在医院看病后,他还打电话问我的病情,嘱咐我注意休息。所以我觉得老师为我们操的心真是太多了,我很感动。”

西北政法大学学生崔蓉蓉在写给宜中母校的信中说:“6年了,宜中到底给了我什么?仅仅是一张本科录取通知书吗?不!是一种坚韧、勇气与不屈……在宜中,我得到了太多,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帮助让我由稚嫩走向了成熟。宜中,我的母校,您如今一切还好吗?我相信您会永远年轻下去,永远散发出属于自己的魅力之光。”

“学校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这行镌刻在宜中校本部教学楼大厅墙壁上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位看到它的人都会在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孙明贤校长解释说:“作为学校,首先应该回答的问题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到底是谁?是书还是学生?如果是学生,学生是一个生命个体,是人。所以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基于这种理解,我们在实践中得出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如果没有学生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学校的一切工作就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

在即将结束对宜川中学的采访时,我们在校园里遇到一位外地考察者,她深有感触地谈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她说:“如同宜川古朴淳厚的民风一样,该校有的只是对师生人性和人格最纯朴的尊重,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最简单的践履。”此言一语中的,但尚不够。难道我们没有从中看到他们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经验反思的基础上扎实地构建真正的校本教育乃至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的不懈努力没有从中看到他们在业已形成成熟的学校管理文化及其运作机制下拥有更大的空间创生新的教育思路和模式的巨大潜力。由此,我们觉得成绩和名声是一回事,境界是另一回事,一所有境界、有内涵的学校,其日益崛起在所必然。

在结束对宜川中学的采访后,我们总觉得对这所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教学殿堂的解读活动存在缺憾。不过,宜川县县长吴聪聪的一句话倒是让我们释然了许多:你亲身领略一下壶口瀑布,就势必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往无前、行健不息的力量所在;你深入了解一下宜川中学,就一定能体会到我们教育事业的那种波澜壮阔、充满生机的灿烂前景。

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