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实施三项建设 促进三个转变 助推三个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7-03-15 11:20:52;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11年,借助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契机,申报“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建设,学校在教学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有了突出成绩,对周边地区及学校起到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一、教育信息化应用基础

学校编制了《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明确建设内容、目标、实施步骤、资金是预算等关键内容;编制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书》,细化了建设的具体过程、技术要求和预期目标,强化建设措施和执行力度。

(一一个运行稳定、技术先进、管理高效的信息化环境

采购了各类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了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建设了智能化的生活服务设施,完善了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技术领先、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海量存储、全面覆盖、高效管理的校园信息化环境。

(二)一批科学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资源

确立了“五利用”的建设途径,围绕各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一批交互性好、科学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资源和网络课程

(三)一套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智能先进的软件系统

基于“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对象融合”的思路,开发一套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教学管理、资源管理、数据管理、网络教学、生活服务、资产管理、社会服务等平台为一体的软件系统,整合教育业务、教学业务、行政业务、后勤业务等诸多方面,初步建成数字化虚拟校园。

二、实施途径和举措

(一)科学合理做规划

学校确定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软硬并重,强调应用;以点带面、重点突破;注重实效、创建特色”的建设原则,制定了“以环境建设为基础,以资源和数据为支撑,以师生的业务过程为对象,以数字化应用为重点,以教育管理信息化为抓手,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根本目的,以专业人才建设为保障”的总体规划,确定了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教学环境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应用软件系统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等建设内容,提出了“硬件集成、软件定制、资源协作”的建设措施,制订了实施步骤。

(二)细致全面抓调研

在充分理解学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面谈、实际业务体验等方式与各业务部门、学生、教师、家长、上级主管部门开展需求调研,完成了学校业务功能、业务流程、业务数据、业务量的分析、优化和预测,形成了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报告,为制定建设方案提供了依据。

(三)兢兢业业搞建设

根据规划和需求分析报告,制定了建设方案,分工协作,统筹协调,通过政府采购实施,做到合法合规。实施过程中,信息中心与工程人员一道实施设备安装配置,完成了校园网络的升级改造,建设了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环境,购置了IP广播、有线电视等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学校共享了“共建共享课题”建设成果,建设了网络课程、通用主题素材库、试题库,自主开发了精品课程和若干课件。最后,通过招标确定了软件开发企业,采用定制开发方式重点开发了网络教学、资源管理、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等类别的应用软件系统。

(四)扎扎实实推应用

在成果使用过程中,建成一项,培训一项,应用一项,领导带头,科室联动,从管理切入,以教学管理为主线,以教育管理和招生就业为两翼,统筹兼顾资产、办公、生活服务,将建设成果整合到学校运行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智慧校园提升传统校园运行状态的目的。

三、建设及应用

(一)精心打造“三个环境”,助推教育装备现代化

1、全面覆盖的校园网络环境

建设了“百兆桌面,千兆上连,万兆核心”的校园网,累计投入190多万,相继完成了综合布线、建设了标准化的中心机房和数据中心,校园网络覆盖了学校所有教学场所及全部管理和业务部门。现拥有核心交换机1台,三层汇聚交换机5台,网管接入交换机32台,下一代防火墙1台,路由器1台,无线AP 40台,具备流量控制、权限控制、日志记录、访问认证、安全保护等功能,购置了5台服务器、1套IP-SAN,利用虚拟化技术自主建设了容量超过10TB的数据中心,配置智能化化的网管系统,搭建了安全、高效、便捷的认证服务,安装了审计详细的日志系统,做到了“可用、可管、可控”。

应用系统基础建设方面,采用定制开发方式,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全校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的互通共享,建立了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利用oAuth 2.0登录第三方应用,通过统一用户管理平台,集中开展全校所有业务系统的用户管理、角色分配和权限控制,实现了基于角色的对象访问控制。

2、现代化的教学环境

利用自筹资金、专项资金通过政府采购,并积极争取广元市教育信息化项目,累计投入150余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精品课程录播教室1间和多媒体教学系统47套,实现了“班班通”,为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创新和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保障。

3、方便快捷的生活环境

建设了84个终端的IP广播系统,每个教室一个终端,集成了各类音频资源点播,扩音,广播等功能;与电信合作建设校园“一卡通”,实现了消费、图书借阅、校园出入等“一卡通”;建设了覆盖全校教室、公共区域的IP监控系统,为建设平安校园提供了物质条件;更换了电视机,改造了电视线路,建设了演播中心,既为学生德育教育增添了新平台又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积极充实“三类资源”,助推教育内容现代化

积极共享“国家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课题”成果,投入近58万元共享了8个专业的建设成果,形成了63门网络课程、15GB的通用主题素材;企业开发与自主创作相结合,投入89.5万元,围绕骨干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了10门交互性好、科学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购置了3套网络版仿真软件计100节点、500GB的视频资源、10万余册数字图书;自主命制了23000道试题,积累了4700个电子课件;形成了一批科学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实现了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学校构建了数据共享平台,统一存储教师和学生的基础信息、经费资产办学条件信息、教育教学基础数据等各类数据,将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数据通过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互通、互换,减少数据冗余,保证数据来源唯一,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为其他所有系统提供数据保障。

第三类资源即各个应用系统使用中产生业务数据,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业务的数字表现教学管理系统,集中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成绩、教学安排,输出了教学业务过程数据,办公OA系统输出了行政管理和决策数据,资产管理输出了状况数据,宿舍管理输出了学生床位利用情况,招生管理系统及时反馈录取人数和专业分布数据,就业管理系统统计学生就业率和对口率等数据,培训系统实时反映培训过程数据,图书管理系统产生了图书借阅过程数据,教学管理系统产生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安排、考试、成绩等教学管理过程数据,学生管理产生了学生德育成绩、班级评比、奖优助困等德育管理数据。

               112.jpg

                 数字化校园数据流示意图

)扎实推动“三应用”,助推教育管理现代化

基于“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对象融合”的思路,开发了一套集教学管理、教育管理、资源管理、网络学习、生活服务、资产管理、社会服务等功能的软件系统,重点推动了教学管理、网络学习、学校管理三项应用,实现了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1、教育教学业务全程数字化

建立了教学管理系统,从课程管理入手,录入人才培养方案,恰当调配教师,科学安排教学任务,合理排课,按时制定考试计划,及时采集成绩,严格学籍管理,广泛收集教学评价,实现了教学业务的数字化管理。

建立了学生管理系统通过量化学生行为表现和素质对学生实施客观评价,产生了学生德育成绩、班级评比成绩德育活动情况等德育教育过程数据和管理数据,班主任依靠过程监控和数据分析全程跟踪记录,促优助差,同时系统提供请假放行、宿舍住宿管理、家校互动等功能减轻班级管理的日常事务工作。

2、数字化学习无处不在

建立了资源集成与管理平台,集中管理所有的网络课程、素材、课件等数字化学习资源,覆盖了数字化资源制作、整合、检索、共享等过程,实现了课程在线组装;建立了试题库系统,实现了试题管理、试卷组装、在线考试、自动阅卷、成绩同步;建立了网络教学系统,搭建虚拟课堂,主干课程均可实现网络学习、进度跟踪、作业批阅、在线考试,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等全部教学流程,实现了传统教学向数字化交互式教学转变。

3、学校管理全面覆盖

建立12个功能业务系统,职能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更流畅、更有效率,沟通更简便、快捷,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人事管理系统集中处理全校教师的基本信息、岗位信息及变迁、业绩考核评价,随时掌控师资队伍素质和结构,既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为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和评价体系提供了工具支撑;

办公OA系统提供了高效的协作工具,通过项目协作、事物处理、报告总结模板、日志安排、协调数据表,使得信息更加便捷交流、业务过程更加协同,既提升了行政管理效率,又增强了学校宏观工作的计划性。

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在线完成从计划申请、采购、入库、领用、盘点、报废资产管理全过程,实现了校产的多种类精细化管理,提供多维度的统计报表,方便学校领导及时掌握资产状况,为改善办学条件提供决策依据;

利用招生就业校企合作管理系统开展网络、微信、线下多渠道招生;集成“订单班”管理功能,让企业从招生到就业全程参与;具有就业跟踪与分析功能,随时掌控毕业生去向,并为专业办学提供决策分析数据。

社会服务系统实现了培训计划制定、申请开班、审核开班、学员报名、正式开班、成绩管理、发证的主线业务开展社会培训,实现社会服务的数字化管理。

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通过清晰的收支管理、精细化的费用核算、多角度的实时报表分析,实现了对收支情况、现金流、费用分布的全面实时掌控,为学校重大决策提供财务数据支撑。

特别突出“三项创新”,促进教育手段现代化

顺应技术潮流和国家政策,特别注重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了移动APP,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提供资讯获取、消息沟通、在线办公、联系人、各类成绩查询、课表查询、在线学习、在线评教、课堂考勤、实习任务填表、学生实习GPS跟踪、“一卡通”消费查询等功能,帮助师生随时随地了解校园动态,获取数据资讯,处理紧急事务。开发了桌面端的即时通信工具,在各个系统中深度集成了短信发送功能,在网络教学系统中集成了视频教学、在线辅导、在线协作功能,打通桌面端、移动端、手机短信三通道,通过响应式技术实现信息跨屏浏览,快速分享、传播,实现了便捷、高效、通畅、灵活的沟通。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数据共享平台上,充分挖掘教学业务数据,实现教学效果的纵向和横线分析,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方法,使得教学改革更加有的放矢;充分挖掘学生德育数据,开展素质教育评价分析,帮助德育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科学制定教育计划;充分挖掘学生实习和就业数据,实施专项分析,及时发现专业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问题,做到以就业促进招生和教学质量。

)努力实现“三转变”,促进教育观念现代化

转变管理方式: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方式由传统面对面、纸对纸、实时同步、重复向数字化、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转变教学方式:构建囊括全日制教育、培训等在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环境,科学统一配置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业务的全程数字化,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使得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由传统的在封闭式环境中利用单一媒介单向灌输向开放式、多样化、互动式转变,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转变学习方式: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使得学习方式由传统的固定时间的课堂学习向利用信息终端随时随地学习转变,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四、服务与示范

(一)提升了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

通过建设和应用,提高了校园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现已形成以教学业务为主线,集教育、学习、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开放、互动、共享型信息化新环境,构建了人与信息和谐共生的智慧校园,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增强了辐射能力和服务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为其他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建设经验和案例

自建设以来,先后接待了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广元市旺苍教育局、绵阳市财经校、四川省贸易校来校参观考查,学习建设经验和成果,指导了广元市利州中专数字化校园建设,参与了合作企业广元天成大酒店(五星级)无线网络建设、巴中市南江小河职中、广元利州中专校园网络、广元市旺苍县教育城域网建设等项目,在广元日报发表《建设数字化校园 优化学习环境》的专题文章。

(三)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

三年来,先后2次承办广元市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5余次中考网络阅卷、10余次全市高中教学质量检测网上阅卷和全市各单位各类培训、考试、会议、学术讲座等社会技术服务工作30余次。

五、运维体系和安全保障

(一)组建专业队伍,为信息化保驾

在建设之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信息中心,汇集了一批擅长专业技术,又有一线教育教学经验,还熟悉学校各项行政业务的综合性交叉型人才。同时将项目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结合,通过实践和锻炼、短期培训、技术交流研讨等方式,培养一支专业基础扎实、技术实力强、经验丰富的建设、运行、管理队伍,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可靠运行奠定人才基础。

(二)健全运维体系,为信息化遮风挡雨

(一)职责分工

根据业务类型,信息中心将人员分为四类。网络业务组负责校园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接入管理,教育装备组负责全校所有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装备的维修维护和保养,软件业务组负责所有软件系统的流畅运行以及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公共资源组由各业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更新充实本部门负责的资源。

(二)运维机制

学校先后颁布了《信息标准规范》《软件数据管理实施办法》《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校园网络运行维护方案》《校园网络接入使用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规范维护管理和促进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教师对数字化校园各应用系统的使用已经比较熟练,但需不断创新思维,使信息技术应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综合实力方面发挥的功效越来越显著。

2)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对周边学校、广元市各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但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扩大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实现教育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