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四川省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科研 > 论文发布

大家一起来尝试写好观课随笔

发布时间:2014-12-29 15:28:39; 作者:吴小平 阅读次数:

大家一起来尝试写好观课随笔

写在前面的话:七年前,有幸在上海西南模范中学学习,观(听)了一些有启发的课,便“涂鸦”了几篇观课随笔,有感而发,错误多多,晒出来供老师们批判,绝不敢“关公面前舞大刀”,更无为大家提供“范本”之意,只求能有抛砖引玉之效。

 

观课随笔(1

200745日下午,在我们西南模范中学初中二年级5班,旁观了一堂经过老师们精心打造的语文公开课,此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老师集体备课、深入教研的成果,也折射出上海作为新课程改革前沿阵地的实践现状,给人以启迪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全课以问题为情景、以问题为话题,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认真体验,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将问题与意境反复交融,一步步引导学生到达任务的彼岸。现就课的基本线索,作一比较完整的回顾,并把感受的题目确定为:语文课与问题教学。

课的开始部分,朱自清的《背影》描述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感,授课老师以此为引子,请同学们谈一件自己与父亲间最难忘的事情?这时,学生进入思考,老师灵机一动,谈了自己与父亲的一个故事。学生被感染了,有3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交流的机会:A同学,谈到小时哮喘,爸爸每天背着自己上6楼;B同学,谈了放学忽遇大雨,爸爸将雨披给了自己,爸爸却全身淋湿了;C同学,谈了小时被开水烫伤,爸爸的照顾。谈到这里,老师问:这是什么样的爱?无私、细小、无微不至的中国式的父爱。今天,我们学习《我的报童梦》,文章仍然反映的是父爱,看看美国人的父爱有什么不同?不知不觉,学生已经被引入的新课的学习了。

课的基本部分,教师呈现了12个问题,随着师生的共同探究,一篇文章非常顺利的被学生解决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师呈现了什么?学生解决了什么?获得了什么?

1、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标出自然段?(进一步熟悉教材)

2、哪位同学能谈谈故事的梗概?(D同学发言后,E同学进行了评价:D同学都说到了,但不简洁,重点不突出)

3、小报童为什么8岁就会有这个梦想呢?(F同学:光荣、独立、得到承认)

4、小报童成功的背后还有什么?(G同学:父亲的支持)

5、请同学们找出父亲支持儿子的语句?(H同学和I同学分别发言)

6、在中国总会问儿子什么?请同学们三人一组,讨论设计一个场景,其他两位同学分别代表父亲和儿子进行对话。JKLMNO两组学生获得了表演机会,反映出“中国父亲”总是关注孩子具体的学业成绩

7、中美两国父亲对子女的态度反映了什么?教师分析了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教育理念。

8、报童两年后遇到困难时,美国的父亲是怎样的态度呢?(P同学:激励孩子要么重视,要么不做;K同学:鼓励孩子自己和经理谈;R同学:观察、关心;S:教孩子礼仪和认真的态度)

9、应聘中父亲的作用反映在哪些语句中?(T同学:打扮;U同学:鼓励、支持,雨天开车送他;是指导,而非包办)

10、请同学们梳理父亲关心小报童的过程?(全班参与)

11、中国父亲对孩子的关心与美国父亲比较,有什么不同?《背影》中的关心是物质,《报童梦》中的关心是精神。呈现表格,进行对比。

1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V同学:我经过努力奋斗成为报童的故事)

全课的最后部分,老师没有泛泛的以布置作业或一般练习为手段,而是给了全课点睛的一笔,把课再次推向了高潮,好几次赢得听课老师的掌声。现描述如下:

请同学们用三个排比句来表现父亲对孩子的爱(已有课前准备):

1、假如父亲是                                    

2、那么我就是                                    

3、假如父亲是                                    

4、那么我就是                                    

5、假如父亲是                                    

6、那么我就是                                    

其实,还是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去展示。整个过程先后有5位同学获得了表演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创造能力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现选取一个有创意的学生发言:假如我是CPU,父亲就是散热器;假如我是导线,父亲就是电线外的绝缘体;假如我是(虽反向排比,但充分反映了孩子的想象力)。。。。。。其他同学则比较重视情感和文采的交融。

小结:教师只用了一句话,即:体味报童,感受父爱,努力做好事、做好人。

观全课,特点就在于:以问题为切入口,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以问题解决为基本策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设置问题情境为手段,强化学生情感体验。问题设置步步深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被真正置于了主体的地位。学生个体先后有25人参与了交流,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主动参与其中,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认知、情感、态度以及社会价值,应该讲是没有疏漏的。

但作为公开课、“表演课”,局部的问题(或者说鸡蛋里挑骨头)还是值得关注,比如:课前排比句的准备显得比较牵强,学生还没能理解课文,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会缺乏情感;在新课的开始部分,老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划分自然段,似乎没太大作用,还不如干脆再设置一个问题: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味道(感受)?学生回答不一定准确,但这正是我们教与学要面临的问题。

观课者视角不同,见解也不尽相同,见解的本身也是会受到置疑的。随笔到此,只能作为观课者自赏。

20074 于上海桃园居)

 

 

观课随笔(2

观课班级:初中一年级3

授课教师:金  莉(上海西南模范中学)

课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这是一堂公开课前的试讲课,金老师在课前作了大量的准备和精心备课,也试图在本次课上发现问题,我则自然成了金老师的第一个观众,随笔记下过程和要点,供自己赏析。

一、现场描述:全课大概六个步骤

1、呈现课堂练习,巩固旧知识:在内容选择上,金老师非常讲究技巧,以练习引发兴趣,旧知识激活新知识,新旧知识联系紧密,以定理逐步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2、学生探究活动:课前每位同学都按照老师布置的“作业”,制作了一定条件的三角形纸片,通过重合、旋转,再现三角形全等的四个条件(SSSASASASAAS),并针对学生直观状态,及时总结出全等的条件。

3、师生探究活动:(1)强调四个条件的对应相等,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吗?(2)条件判定的规律:至少有一对条件对应相等?

4、进一步探究:(1)公共边问题(隐含)  2)公共角问题(隐含)
5
、解题呈现格式要求:(1)呈现例题   2)学生练习

6、布置课后作业

二、课堂成功的关键点:

1、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度,是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导入。金老师引入的方法是比较有新意的,她把旧知识以典型练习的方式呈现,每一个小题都与新课的学习内容建立了联系。

2、学生分组探究的材料准备是通过有目的的课前作业来完成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课前准备,在老师下达学习任务时,每位学生都成为了课堂的参与者,每小组的4位同学都在各自“条件”下的图片中,按照不同的要求一个个“重合”。

3、教师的讲解是建立在学生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三角形全等是通过不同学生同等条件下的全等来实现的,“重合”的本身是需要条件作基础的,金教师力求通过讲解总结出全等的定理,应该说老师的预设是真的费了一番功夫。在突破这一重点上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反复讲解、提炼。

4、注意引导和解决学生的难点问题。老师注重了初中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分析,在公共边和公共角的发现与解析上,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空间,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学生基本掌握了课的难点内容,为顺利解决三角形的全等提供了比较实在的帮助。

三、作为公开课的建议:如果是一节常态课,应该说已经非常成功了,但要作为充分反映教师个体素质和学生整体水平的公开课,是可以在以下一些方面去提升的。

1、学生探究的实效性是可以通过指导达到更好效果的。教师可以始终围绕“四位同学的三角形为什么重合?”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把感性知识说出来,过程中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可以提示学生“制作图片时都给定了哪些条件?”“为什么在这些条件下就会全等(重合)呢?”让学生代表一个定理一个定理的进行小结,应该说到这里,三角形全等的定理就会顺利的掌握了,而不一定全部依赖教师的讲解。

2、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和手段还可以更充分一些。一方面,在探究公共边和公共角时,既然学生的图片完全重合,其实可以让学生明白重合后的三边、三角现在都成为了各自的公共边和公共角,而不用分离后再去重合(使用旋转效果会更好);二方面,用边或角的方法证明有公共边和公共角的隐含条件时,不宜把两个图片拆开再重合,可以在重合的基础上分别向三个方向打开,自然就可以让学生明确公共边的含义;三方面,三角形全等定理中有三边相等,但为什么没有三角相等的定理呢?这是本课没有涉及的。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动手题目:“画一个三角相等,但长度不同的两个三角形”,学生一下就会明白了。

3、电子课件的制作还可以作些改进。课件是为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而服务的。本次课静态画面多,呈现的基本都是练习、定理等,确实有些作用。但我们老师在设计时更多的应该考虑用电脑完成我们作图、说明的难点,比如,学生的图片较小,不利全班同学观看时,设计动态的三角形旋转来完成难点内容“公共边、公共角”,肯定效果和效率都会得以提升。

4、教学重点突破所花的时间应与课的整体结构相联系。学生的感性知识没有完全得以发挥,老师反复使用讲解,生怕学生没听懂,而导致学生资源的流失,课的整体结构被打乱,学生练习、作业布置时间被站用,知识的巩固受到局限。

感谢金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有研究价值的课,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20074  于上海桃园居)

 

 

观课随笔(3

观课班级:高中一年级1

授课教师:上海西南模范中学

课题:运用函数解应用题

该课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一堂常态下平实的课:这是一堂典型的常态下的课,教师课前没有得到任何听课信息,全课紧紧围绕“运用”和“应用”两个目标,没有花架子,其课的结构简单、实用,是一堂针对性强、可操作、训练效率高的好课。

二、是一堂有意义扎实的课:整堂课以三个例题引入,在解析的过程中,教师注重了方法的指导,并针对学生实际,把三角形一个个“移出”,以清楚的再现需要解析的关键环节。三个例题由浅入深,非常适合中等学生的学习。

在进入教材后,教师重点在教会学生读题作图上做“文章”(因为教师已经判断出读懂题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将作图完成后三个题的,分别指定了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进行解析,由于学生已经在引入阶段具备了“移植”条件的能力,其中两个例题的解析非常迅速,一个例题也只是在计算上出现了错误,且教师迅速进行了纠正。

在评讲时,注意了例题与例题之间的相似性,把读题、作图、理解、寻找解题思路始终放在要求之中,教会学生“运用”去解决“应用”问题,效果明显。

三、是一堂有效率充实的课:就全课的总量计算,从3个例题,到师生共同解决的例题,再到教材的124三个小题,当堂训练量达到了9个题。考虑中午高中一年级吃饭时间是放学后的15分钟,在课的最后5分钟老师考虑练习时,又增加了4个练习,总量达到了13个练习,应该讲是具备效率充实的课。

该课得到的启示:

一、作为一位教龄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能够非常平实而稳定的上好一节课,反映出学校对培养教师的信心和老师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不搞花架子,在常态下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反映了教学常规管理的成果,联想到教务处对备课、上课、作业等基本环节的监控、反馈,样样落实是学校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教师对学生的把握是准确的,了解学生成为教师备课、上课和辅导的依据,看似简单,要做好、坚持做好、并贯穿于日常教学却十分不易。

这堂课给自己的印象是深刻的,可能上课的年轻的老师会觉得与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当给我带来的却是一种实在,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教会学生学习,都是本次课非常突出的特点。

20074  于上海桃园居)

 

 

观课随笔(4

观课班级:初中二年级1

授课老师:娄冰冰(上海西南模范中学)

学科:《生命科学》

课题:节肢动物

学生情况分析:走进教室,首先感受到的是热情,孩子们显得很有礼貌,主动给老师让座,提前作好上课准备,学具摆放也比较整齐;课中,给人感受较深的是学生的课堂笔记,在观课周围的四名同学中,都有重点的作了本学科的笔记,这对于期末复习和知识整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集中反映出班主任和生物老师平时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和培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既重视应试学科的质量,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细节处见真功。

教师情况分析:从课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娄老师具有很强的教学基本功和知识储备,驾驭课堂、组织管理、激发兴趣、联系生活等都非常熟练、老道。全课紧紧围绕重点进行突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达成了预设的目标。

课堂情况分析:本次课是在学生对蝗虫进行了解剖的基础上,通过探究获取感性认识的前提下,进行的讲授和比较式教学。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态,所以,作为观课者重点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目标达成: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学生认知水平层次的提升,对代表动物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学习;并适时结合上海本地的实际,认识多种多样的节肢动物,能力和情感目标都有比较明显的体现。

二、教材处理:注重了教学对象的实际,由复习软体动物引入,并从进化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与节肢动物的关系,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把大量的时间摆在了课的重点内容上,通过图片把代表动物的结构作了分解,让学生建立清晰的视觉信息,教师紧紧把握住了教材的核心内容;呈现节肢动物的种类时,主要指向了昆虫与其它节肢动物的辨析。应该说,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有祥有略、祥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教学过程:1、教师通过比较完整的预设成为本课的主导,选取的材料比较全面,贴近主体实际和主体生活,为主体学习建立了良好的情境,学习的内驱力得以强化;2、由于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讲授入微、细致,且重点突出,为学生实现“双基”目标提供了空间;3、对于学生问题的回答,教师不断用亲切的话语去激励,没有使用过否定的语句,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用“请你帮他补充一下”等中性的语言去期待学生的回答,当一个问题得以解决时,老师马上用“非常好”等肯定的语言去鼓励学生,教师的神态和语言决定了教学的成功;4、善于使用直观教具,是老师把握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特征的反映,娄老师不断用多媒体呈现出各种图片,在图片不能显性化时,又使用了标本作为教具,课的有效性得以进一步的落实;5、课程生活化特征突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时的介绍了节肢动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帮助学生通过身边已经接触过的动物进行识别,我想:学生下次再食用或见到这些动物时,一定会培感亲切,也会更加理性的去观察和分析了。可以讲,这是一堂知识上非常落实的课。

四、教学建议:因为我和娄老师同教一个学科,有着非常多的共同语言。当然对象不同,教学方法也必然不同,假设:在同等条件下,教我们学校的学生,可能我会对本课的教学结构作出一些调整。

1、让学生把感性的知识说出来。学生有了解剖基础,教师只需呈现出蝗虫的分解图片,按照头胸腹三段分别说出的各种器官的名称,再呈现一些其它昆虫与蝗虫进行比较,进而总结出昆虫的主要特征。其实,就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以设置问题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以达成教学目标。生物圈中的动物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动物必然有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和功能,节肢动物种类为什么繁多,主要多在哪里,仅昆虫就有100多万种,抓住昆虫的栖息环境和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和生理特征,一个问题就可以确定多种探究方向。仍然可以以代表动物为线索,提出“蝗虫的哪些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与它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呢?”,这时,就可以组织必要的小组活动了,还是要引导学生说出来。随着问题的深入,诸如“外骨骼”“呼吸器官”“消化器官”“生殖器官”等难点内容就会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也自然就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了。其实,就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3、深化问题,巩固知识。“陆地上有昆虫,其它环境中有吗?”。问题可能再一次深入,各种昆虫会逐步被学生梳理出来,同时还会梳理出节肢动物的其它物种。这时,去呈现甲壳纲、多足纲、蛛形纲等,就可以通过比较得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了。其实,就是解决还有什么的问题。

4、拓展问题,寻找课的生长点。“除了昆虫,无脊椎动物中还有会飞的动物吗?”“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这与它们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有关吗?”通过这两个问题,水中的、空中的、地上的、地下的节肢动物都会作为学生比较的对象,环境与生物的统一关系就会被深化。最后,可以提出“保护生物圈,我们可以作些什么?”。这样处理,学生练习中关于节肢动物繁多的原因会比较容易解决,学生的情感和能力也会得以提升。其实,就是解决还可能有什么的问题。

    教无定法,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风格都是老师选取有效教学策略的依据。感谢娄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真实和有研究价值的课。

20074  于上海桃园居)

 

 

观课随笔(5

200742日星期一第6节,有幸在西南模范中学初中一年级6班,观摩了语文学科的常态教学课,授课教师是汪青兰老师。

从老师的教态和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我们西南模范中学平时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他们在课堂上的融会、配合,都是学校管理的成果和对新课程的正确理解。同时,很好的反映出了汪老师过硬的基本功、教学智慧和工作的认真态度。

汪老师本节课的篇目为《秋天的怀念》。

汪老师比较流畅地把明了学习意义、反馈与强化、课堂讨论、回顾与分享等几个基本的教学环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一堂扎实、充实、平实和真实的课,给人以启示。现就顺着本课的基本环节作一分析:

一、明了学习意义:1、汪老师首先对作者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性讲授,用时很短,主要说明了作者与我们的距离;2、最精华的来自汪老师给学生提供的背景材料,把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原由挖掘得淋漓尽致,当多媒体呈现这段材料时,汪老师正确的选用了启发式讲授,让学生把作者对母亲的“愧疚、无赖、醒悟、悲伤”找出来,并全部引向了“怀念”;3、从描述性讲授到启发性讲授,逐步引导探究,直至课的主题《秋天的怀念》。

二、反馈与强化:1、整个课没有在生字或生词上纠缠,重点关注了学生的弱项(注音),用多媒体呈现了需要注音的词语,学生由于有课前的预习,完成速度很快;2、朗读课文采取了代表、小组、齐读等恰当的方式,并进行了小结,指出了感情的欠缺(这也正是学习课文后才会产生的效果);3、在泛读的基础上,汪老师始终围绕“母爱”展开教学和讨论,学生一段段精读、一件件反映“母爱”的语句呈现在课堂上,并逐一进行强化。这是汪老师达成教学目标的又一个精华。

三、课堂讨论:1、汪老师在学生呈现“母爱”语句的同时,及时的引导学生由一般的规范性评价,逐步向模拟性评价延伸,不断的派生出“母爱”的全身心、细心、热烈、坚韧等突出特征;2、在学生基本把握了重点的基础上,汪老师及时把课文中的几个难点语句呈现出来,让学生去进一步感悟,把隐性的内容显形化,这正是我们要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3、整个课堂成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成了真正的“优秀导演”,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表演”的“舞台”;4、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赏试了对学生情感的提升,用“我的老师曾经病倒在讲台上,是这种精神让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伟大的职业”,来说明“母爱”与“师爱”的同等伟大。

四、回顾与分享:1、看得出,汪老师准备在全文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走进作者、走进课文、体验“母爱”;2、并试图通过小组朗读达成分享与回顾的目标,进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由于是一节常态课,所以说它是一趟真实的课。因为自己不是语文教师,不敢评头论足,但还是有些想法,可以提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和管理中去关注:

一、课的生成性有些局限:这是一篇充满感情的文章,但为什么学生在回顾与分享阶段不能充分的表现出作者的意境呢?汪老师已经在学生分析作者“母爱”的同时,提升了自己与“恩师”的情感。课听到这里,我似乎在等待,等待“导演”给学生的下一个片段,那就是“你能讲一件母亲对自己爱的故事吗?”,可能是时间的原因,“节目”没能上演,学生的情感升华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二、社会价值的挖掘还有比较大的空间:作者对母亲的“愧疚、无赖、醒悟、悲伤”,乃至“怀念”,反映了什么,道德、情感,甚至是法律意识,如果有了学生对自己“母爱”的描述,其教育的价值就会更大,在此基础上的分享可能效果会更好。甚至觉得干脆把分角色朗读放在课外或其它时间,以使课更加饱满。

感谢汪老师给我和学生们呈现了一堂漂亮的语文课。

20074  于上海桃园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