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陆四川省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科研 > 论文发布

巧用积极心理暗示 协助“9+3”学生健康成长

发布时间:2014-08-17 10:59:22; 作者:李竹丽 阅读次数:

四川省广元市职业高级中学校    李竹丽

 

  :当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学生中又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明显。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的快速传播,各方面竞争的压力也在逐渐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在逐渐地增多,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中的教师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引领者。

关键词:9+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暗示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趋于成熟、个性品质趋于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的巨大变化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的众多要求,而他们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控能力还不够强,在处理学习问题、生活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方面常常会引起心理冲突,造成心理失衡,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我校就读的部分“9+3”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遭遇到了以上的类似心理健康问题,我现在就结合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接触到的部分“9+3”的学生,根据他们身上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探讨。

一、我校就读的部分“9+3”学生的不良心理现象。

近几年,在我校就读的部分“9+3”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不良心理现象:

(一)学习不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与“9+3”学生原来就读学校的学习生活有较大的差异,而且在学习方式和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他们中的一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差,缺少自信心,特别是当学习成绩表现不佳时,更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往往无所适从,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落后。

(二)他们有时候易冲动、缺乏理智。我校就读的部分“9+3”学生的情绪起伏变化大,情绪丰富而强烈,有时还敏感多疑。他们情绪起伏变化大,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好像是六、七月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几分钟前还是喜笑颜开,现在可能就是暴风骤雨。再加上他们有时候敏感多疑,因此他们遇到一些小问题时容易冲动,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易冲动、缺乏理智,有时会在冲动、缺乏理智的情况下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三)我校就读的部分“9+3”学生有时候自信心不足,易自卑。由于“9+3”学生原来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与我校当地的学生有比较大的差别,再加上学习基础也略差于我校当地的学生,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常因一些生活细节和学习成绩而精神苦闷、情绪低落、失去自信心。尤其一些学习困难的“9+3”学生更是对学业、前途不抱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变得郁郁寡欢。

(四)我校就读的部分“9+3”学生有时候控制能力差,不良行为习惯易反复。一小部分有不良行为习惯的我校就读的部分“9+3”学生虽然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他们也决定要痛改前非,做一名好学生。然而,一旦将誓言付诸行动的时候,由于长期养成的懒散作风:害怕吃苦,缺乏毅力,意志薄弱等等。于是,他们遇难而退,散失前进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旧病复发”。

(五)我校就读的部分“9+3”学生有时候“逆反心理”现象突出。我校就读的“9+3”学生刚到我校来的时候,由于不习惯我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成绩跟不上,渐渐地产生了自卑心理,由于自卑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渐渐演变为他们的“逆反心理”现象,产生了对老师的“逆反心理”。他们有时会针对老师的一切言行,“你要我这样做我就偏那样做;你说这个好,我就偏说那个好;你让我相信这个,我就偏相信那个不可。”等等具体表现,有时还与教师抬杠,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二、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帮助我校就读的“9+3”学生健康成长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教育学生的方式被称作积极心理暗示。积极心理暗示,就是指来自外界和他人的有利于激发被暗示者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智力、生理都能产生良好的影响,帮助人树立起信心,调动人内在的潜能;积极的心理暗示,能让成长中的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恰当的自我认知。

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不大容易。”对于我校就读的“9+3”学生而言,这句话同样适用。我校就读的“9+3”学生,其心理还不够成熟,情绪不够稳定,他们自尊心强,爱面子。尤其喜欢听好听的话,不喜欢听恶言。在此启发下,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去影响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调控。

积极心理暗示的基本方法有:录音催眠法、扩大优点法、淡化消极因素法、不说消极语言法、赞美他人法、转移暗示法、挖掘潜能法等等,还有许多,我不再一一列举。我在教学活动中不时地运用以下的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进行辅助教学:

(一)运用扩大优点法,呵护我校就读的“9+3”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其不断进步。

我校就读的有些“9+3”学生之所以有自卑感,是由于他们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只看到自己身上的缺陷。实际上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看不到,只能说你没有发现,不能说你没有。对于我校就读的“9+3”学生来说也是这样,因此我们老师现在要做的是,不但要设法去发现它,还得要设法扩大它。即使是微小的优点,一天反复提示几遍,也能使我校就读的“9+3”学生感觉到优点多于缺点。我上课的12级电子班班上就有一位这样的“9+3”学生,他比较自卑,再加上他以前的学习基础差,老师讲的他听不明白,因此上课就不认真听讲,有时候还会出现扰乱课堂的行为。为了改变他的行为,我开始有意的在他的身上寻找闪光点,并且反复称赞他身上寻找到的闪光点。比如,他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我就及时的表扬他懂礼貌;上课不迟到,我就表扬他守时、有纪律;见到他打扫卫生时,我就表扬他热爱劳动;当他按时完成作业时,我就表扬他热爱学习等等。渐渐地,他觉得自己似乎有比较多的优点都被称赞,慢慢的他的自信心培养了起来,他变得阳光了,热爱学习了,愿意多做好事了。从这位“9+3”的学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本质上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优点,只要在量的方面给予反复的刺激、强化。自然会把缺点驱逐到一边去,而使其优点在心中逐渐扩大开来。

(二)运用淡化消极因素法,控制我校就读的部分“9+3”的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

所谓淡化消极因素,就是设法缩小消极面。在学校生活中,有一些学生被不安和痛苦的情绪困扰得痛苦不堪,但稍加分析,就会发现他们是将极小部分的问题扩大化了,扩大到了整个学校生活。我校就读的有的“9+3”的学生与朋友发生了一次口角,就对友谊失去了信心;我校就读的有的“9+3”的学生对教师的某一次言行有看法,就觉得学习没意思;我校就读的有的“9+3”的学生跟同学闹了别扭,就觉得上学没劲等等。由于某一方面的不顺心,就影响到他们整个的学校生活,使自己陷入烦恼的深渊。严重时便会产生“逆反心理”,凡事都与老师对着做。实际上,产生以上想法的重要原因是将其消极因素扩大化,以偏概全,使自己对整个学校产生了不满,从而针对学校老师产生了“逆反心理”现象。如果我们教师及早发现我校就读的“9+3”的学生的消极情绪,并且对其消极情绪进行及时处理。就可以控制我校就读的“9+3”的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了。

(三)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充分赏识我校就读的“9+3”的学生,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

所有的“9+3”学生的天资不同,个性迥异,但是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渴望被人赏识!赏识,就是充分赞许他们,通过语言的积极暗示作用,不断培养我校就读的“9+3”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产生了勇于进取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动力,进而充分挖掘出他们身上的潜能。

(四)运用积极心理暗示中的赞美他人法,让我校就读的“9+3”学生向着我们教师希望的发展方向发展。

赞美他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赞美他人时,你看到了他人的长处,发现了他人的优点。要知道,老师的赞扬,对老师而言,开口而出,并不费事。但对我校就读的“9+3”的学生来说,其作用就大了。因为你是老师,你的表扬就是对他们的肯定。他们受到表扬后,会认为我这样做,能得到老师的赞赏;我这样做,能得到老师的肯定;我这样做,就是做对了。下次还要这样做。你看,这样他们就会自动地按照老师表扬的那样去做了。所以,希望我校就读的“9+3”的学生怎么做,我们教师就怎样表扬他们,我们教师怎么表扬他们,他们就怎么做。这比老师下命令,提要求,强迫他们按照老师的意图去做强得多——这就是教育的艺术。此外,我们老师对他们的表扬,也是对他们能力的肯定。他们会认为, “我行,我的能力还可以,我有能力做一个优秀的学生。”从此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对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学习成绩就会越学越好。

(五)其它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的运用。

在我校就读的“9+3”学生在填写成长日记时,老师可以指导“9+3”学生“只记进步不记忏悔,只记快乐不记烦恼。因为进步和快乐的累积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树立自信帮助“9+3”学生健康成长。”在老师批阅作业时可以要求老师“要给予学生肯定、激励和鼓舞。要善于发现、呵护、肯定学生的优点、特长和进步。”等等,以上这些也是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用于教育“9+3”学生的具体运用。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强攻不如智取。我们教师对我校就读的“9+3”学生的肯定、尊重和赞美,会成为他们成长中最好的营养。积极的心理暗示就像阳光,是我校就读的“9+3”学生在健康成长中最需要的东西。我们应该恰当地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给在我校就读的“9+3”学生以心理健康教育,让在我校就读的“9+3”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红林  《大众心理学》 2012年第11期第 17--18

2、冯林   《积极心理学:校园普及版》 九州出版社    2009-5-1第三章

3、姚本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03-01第七章

4http://www.hfuu.edu.cn/s/91/t/138/55/51/info21841.htm合肥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